历史文化-陕西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沿革
发布时间:
2020-08-18 19:01
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
(国土资源部西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)
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又名“国土资源部西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”,为我国较早为地质找矿服务的专业实验室之一,前身为民国时期陕西省工业试验所。
陕西省工业试验所始于1935年开始筹办的陕西省临时化验所,1936年7月正式成立陕西省化验所,隶属于原陕西省建设厅,1937年7月1日改名为陕西省工业试验所。1939年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合办工业试验所,因抗战迁址凤县双石铺办公,参与“工合”运动,为中国抗战事业和工合运动做出贡献,1943年迁回西安。
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,由西北工业部接管。1950年4月,改由西北财委计划局领导,更名为“西安科学试验所”,开始补充技术干部,添置药品仪器,开展研究工作。1951年划归西北财经委员会计划局,后与西北资源勘查处合并,更名为陕西科学试验所,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测试工作。1952年初改由西北资源勘测局领导,并确定以地质化验为发展方向。
1953年3月西北地质局成立,以科学试验所为基础组建了西北地质局西安化验室,成为我国最早为地质找矿服务、从事地质矿产测试工作专业化的化验室之一。
1956年,地质部将西安化验室迁移至兰州,技术骨干和设备大部分调出,西安化验室仅保留部分人员设备来承担河南巩县及秦岭东段任务。1956年底,职工队伍壮大到105人,其中技术干部58人,全年完成样品数26814件,为当年任务的95%。
1958年,陕西省地质局成立,西安化验室更名为“陕西省地质局西安中心实验室”。内设化验组(化学分析、极谱分析、光谱分析等)、鉴定组(重砂鉴定、岩矿鉴定、煤岩鉴定等)、加工选矿组(重力选、浮选、磁选等)、放射性实验组(分析、鉴定、提炼)、石油物理实验组(包括石油岩性、其他矿物物理性)。已成为专业齐全、设备基本配套的地质矿产实验测试专业化实验室。
1961年10月,陕西省地质局将西安实验室和仪器修配厂并入陕西省地质研究所,并改名为陕西省地质局研究所。
1962年9月,撤销陕西省地质局和陕西省地质局研究所,成立地质部西北地质局和西北地质局西安实验室。
1965年7月,撤销西北地质局,成立陕西省地质局,再度更名为陕西省地质局实验室。
在文化大革命时期,实验室也确保了分析测试任务正常开展。文革之后,西安实验室开始全力投入生产建设。特别是1978年,将班组调整为选冶室、岩矿室、分析室和修配车间;建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。
80年代初期,实验室有职工198人,包括高级工程师3人,工程师62人,助理工程师5人,技术工人57人,管理人员36人。1985年,更名为“陕西省地质矿产局西安测试中心”。有科研、测试、辅助车间及办公用房5834平方米,职工214,其中技术人员120人。
1986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,扩建为地质矿产部西北大区测试中心,2月20日正式启用“地矿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”,两名同时使用。
1989年12月,首次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。按照地矿部要求,将“陕西省地质矿产局西安测试中心”更名为“地质部陕西省中心实验室”。
1990年12月,陕西省地质矿产局为适应参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需求,将“陕西省地质矿产局西安测试中心”更名为“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”。
1999年,按照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要求,将“地矿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”更名为“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”。
2004年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组认定,批准实验所为“国土资源部西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”。
2013年实验所成为陕西首个科研实验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。
2014年底按照省政府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,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,名称仍为“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”。
2017年10月实验所完成公司制改制,更名为“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”。